正在阅读:专利代理,适合普通人终身从业的“铁饭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政策资讯 / 知识产权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21019144549.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专利代理,适合普通人终身从业的“铁饭碗”!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2/04/06 16:23: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首席知识产权官 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如果你不是天资卓越,专利代理算是一个好行业,完全可以终身从事,从一而终。

专利代理,是一个起薪不高需要慢慢熬时间的行业,不比某些行业动辄万元以上的应届生薪资,部分较好的代理公司给予的起薪大多在6-8K之间。

同时,这也是较容易超过一般收入水准的行业,工作2-3年后,薪资到2万左右的人数比例,丝毫不亚于大多数行业。工作5-10年,年薪50万以上也比比皆是。

这个行业虽然无法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但进入中产阶级的难度,并不比其他行业更大。


行业稳定


专利代理这个行业,不会大起但也不会大落。

尽管近2年来国知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行动,高达81.5万件的专利被认定为非正常,其中97%的被撤回。

但2021年度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仍然提高了22%,每万人口(不含港澳台)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

而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20项主要指标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其中之一。

具体为: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

也就是说要完成国家规划的这个指标,自今年开始随后的4年,平均每年需要增加约15%。



职业生涯可积累又无清零风险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穿越企业周期,重启增长引擎》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做企业要有三个坚持,其同样适用于个人职业发展:

1、坚持做对的事
2、坚持做难的事
3、坚持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

对于第3点,也可扩充理解为:

要做不但需要时间积累,而且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能够积累,没有被清零风险的职业。

例如,在线教育和共享等行业,固然需要逐渐积累才能不断提高。

但在行业规律和大形势的的多重影响下,正繁荣时却陡然间凋零与衰落,使得大量从业者的多年经验化为乌有,几乎归零。

如果仅仅工作几年还处于年轻精力旺盛的阶段,有可能换个行业东山再起。

而对于工作年限较长,尤其接近40岁及以上的人员来说转行寻找新工作的代价,必然是收入的腰斩、年龄的劣势和重新学习的困难,人生的职业生涯大概率是个快速衰落的趋势。


专利行业具有寄生虫的属性,其依附于科技创新。

随着制造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创新对应的产品可以通过工业化快速大规模生产。

因此创新成为了经济效益的上层建筑,对商业价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之所以苹果公司一家就占据了全球手机行业总利润额的70%以上,专利保护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之一。

我们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水平发达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最强。实践中,知识产权制度和发展是由发达国家推动起来的,并逐渐增强。

因此,可以合理的推理,在可见的未来,人类必然会越来越注重创新的保护。

基于此,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利益的保护形式或者工具,必然会日趋被重视和加强,并作为保护自身创新的防御工具与攻击竞争对手的法律武器。

因此,专利行业符合了郭广昌所说三个坚持的第3点,其不但需要积累,更是整个职业生涯可以持续积累,无需担心行业清零的风险。



收入适中发展稳定之外,专利行业还有如下几个优点:

没有秃顶、白发,和35岁现象

专利代理师虽然有时也会加班和赶案子,但时间相对灵活,只要有电脑可以实现非固定地点办公想在专利代理公司中找到周末熙熙攘攘的办公室环境可太难了。

996?NO,很少存在。如果有人达到了996,那么恭喜你,很可能你已属于合伙人的级别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行业,流传35岁现象,即到了35岁如果没有升到一定的职位,就面临被淘汰的压力。



而在专利代理行业,由于近10多年以来发展很迅速。如果26岁左右研究生毕业从事这个行业,到35岁已经是工作了近10年了,大多已经成为了咨询人员,正是香饽饽的年龄,是招聘市场的抢手人才。



职业生涯特别长,可以干到70岁

专利代理师的职业生涯长度,完全秒杀互联网等等大多数行业了吧,媲美花白胡子仍然为病人把脉的老中医了。

全国现在有4000多家代理公司,保守估计其中有数百家的小公司,老板60、70多岁的样子,有2-3个员工,固定服务几个固定客户,没有什么发展,但也很稳定的在生存着。

这种老板很多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内第一批从事专利代理行业的人,以及原地方科技局下属专利局退休的人,仍然老马伏枥,勤勤勉勉的为客户服务,撰写专利文本或审稿,令人敬佩。



与优秀的人同行,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专利代理带有很轻的咨询属性,而且由于其依附于科技创新的成果,决定了客户有以下几大群体:

A、资深研究人员,多为研发主管或副总级别的人员
B、高校研究所的教授等人员,甚至不乏头顶各种荣誉,例如杰青、长江学者等人员
C、各类单位负责科技的管理人员

以上的客户群体整体学历多为硕博士学历水平,素养远高于社会群体平均水平。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优秀的人打交道,除了可以为客户服务业务之外,还有可能与客户建立友谊,通过日常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见识,一举两得。

具有这种一举两得特点的行业,是不多的,专利行业恰恰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前几年在过度的资金奖励资助催生下,垃圾专利盛行,使得很多专利从业者失去了初心。

个别的机构以白手套注册一堆虚假的公司,然后让专利代理人大量制造虚假专利,除了套取政府少则数千,多则2-3万的资助外,毫无用处。

这就使得投身其中的人员,缺乏与真正的客户沟通,自闭式的工作,专利自产自销,从事的工作仅仅获得金钱的回报,而失去了通过工作和优秀的人结识并获得自身素养提高的珍贵机会。

等到几年后,已失去了在这个行业发展的长期可能性。


好在,通过国知局的蓝天行动以及各种资助的取消,这股虚假之风已逐渐微弱。

这是行业之幸,也避免了很多专利代理师和工程师误入歧途,能够真正走上可持续的职业发展之路。

因此,专利行业的出现与兴盛,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

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必将愈加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之间进攻与防御的有力武器,也是国与国经济竞争的必要工具。

尤其是科技创新水准较强的一方,更是倚重专利制度来维护创新成果,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回报。

从而,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必然会逐渐提高。

但反过来理解,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从业人员较高的职业天花板,可以较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具备行业内的个人竞争优势。


因此,如果你刚刚毕业寻找工作中,或者对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感到前途无望,或正在做的行业在各种情况下凋零消失了,不得不转行。专利代理行业是个不错的考虑,可以作为终生从事的职业。

今日话题


【俗话“说一入代理深似海”
你是否后悔从事代理人这份工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期待看到你的观点~

诚募作者

你想在知产领域发光发热吗

你想利用业余时间赚点稿费吗

你想自己的想法被更多人看到吗


首席知识产权官现面向全体知产人进行作者招募

“40万流量池” “百万曝光” “优质稿费”

小首通通为你提供  你还在犹豫什么!?


投稿内容:

  1. 行业热点时事文章

  2. 专利干货文章

  3. 专利政策解读


拜托,成为投稿作者超酷的好嘛!



往期报告免费领


小米     华为      理想    迪士尼     佳能      吉利


 国誉+三菱+百乐   无人驾驶  玻尿酸                   

               

已有0人点赞

网页尾图广告2.gif


1.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